智能汽车汹涌浪潮已到眼前,这个充满未来科幻的产物好像一夜之间就进入到我们生活。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方面最切身感受当数智能座舱,从“电子座舱”发展到“智能助理”的出现,再到“人机共驾”及“第三生活空间”,智能座舱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。
早在80年代末汽车就在向智能化、电子化迈开脚步。仪表显示、故障报警、可调节音频系统可能就是智能座舱迈出的第一步。最值得纪念的当属博世与英特尔联合开发can总线系统,车载电脑照进现实。
进入90年代末00年代初,随着电子技术的加入汽车座舱不只限于磁带播放机,收音机与cd播放器构成了那个时代座舱娱乐系统的全部。而福特riviera发布车载娱乐信息系统“图形控制中心”(graphic control center)触摸屏、导航、电话本等功能出现。
到2012年开始,汽车制造商就开始推出更加智能的座舱系统,特斯拉发布model s的出现,为大家提供17英寸嵌入式中控屏幕,取代物理按键功能,智能座舱概念出现;自动空调、空气质量检测、坐姿检测的出现把便利性也加入到智能座舱的行列。
2014年navdy发布集导航显示、语音交互、手势操作 等功能于一身的后装hud产品。当年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发布,手机与车机互联。
从2017年开始整车数字化流转、多模态交互、触点数字化等,更多如语音导航、自动停车系统、智能车载系统等创新也加快智能化的推动。
2018年,伟世通发布智能座舱系统smartcore,实现座舱零部件整合。2019年,华为发布huawei hicar,重新定义手机与车机互联,真正实现了跨设备资源共享和体验无缝流转。
时至今日智能座舱的概念真正被全面赋能,不只是在舒适性和便利性上加码,更包含了辅助驾驶、数字化、大数据、远程服务、抬头显示、盲点监控、360度全景影像、车载娱乐、车联网、云平台、手机互联、语音识别、手势识别、3d显示、v2v等方面。
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加持下,人车关系、车车关系、车路关系智能地整合在一起。高阶智能座舱随着舱内硬件丰富度和性能快速提升,软件定义座舱的时代已经开启。从硬件到软件,从感知到交互,都在进入新一轮变革期。